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中,一款新型近程防空系统(SHORAD)——FK-3000悄然亮相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款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(CASIC)研发的自行防空系统盈通策略,旨在为重要目标提供机动灵活的点防御,有效抵御日益猖獗的无人机威胁。尽管其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,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具体装备数量以及正式编号仍然未知。
火力配置与拦截能力:
FK-3000的核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炮塔,巧妙地整合了不同类型的拦截弹,展现了其多用途性。从阅兵彩排的画面中可以看到,炮塔两侧各配备了12个导弹发射筒,前盖上带有独特的交叉切割痕迹,这或许暗示着每个发射筒内部容纳了四枚微型拦截弹。当然,这种设计也可能旨在方便尺寸更大的拦截弹突破前盖。可以肯定的是,FK-3000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,灵活配置多种拦截弹。
展开剩余83%除了导弹之外,FK-3000还装备了一门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。这种口径的机关炮在现代近程防空系统中越来越受欢迎,尤其是在那些以反无人机作战为主要任务的武器系统中。通常,它们会与近炸引信或空爆弹药配合使用,从而大幅提升对小型目标的命中概率。
探测与跟踪:
在目标探测和跟踪方面,FK-3000同样表现出色。它集成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以及光电转塔盈通策略,能够对目标进行全方位、高精度的探测和跟踪。根据所搭载的拦截弹类型,FK-3000的有效射程范围可达300至12000米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宣称,该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包括直升机、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在内的多种空中目标,甚至具备“反集束弹药和反炮弹”的能力,即所谓的C-RAM(反火箭弹、反炮弹和反迫击炮弹)能力。
机动平台与协同作战:
FK-3000的底盘采用陕西SX2220 6×6战术卡车,赋予其强大的机动性。即使单独部署,仅携带24枚拦截弹,FK-3000也能凭借独立的公路机动能力,提供可靠的近程防空保障。如果多辆FK-3000组成作战网络,并根据不同的威胁,灵活配置不同类型的拦截弹,就能形成强大的分层点防空能力,并显著提升火力持续性。此外,FK-3000还具备与无人车辆协同作战的能力,形成有人-无人协同作战模式,进一步拓展了其作战潜力。
技术特点与改进:
相较于中国早期推出的近程防空系统,FK-3000在雷达系统方面进行了显著升级。它采用由一个大型和三个较小的相控阵雷达组成的阵列,实现360度全向覆盖,探测距离范围为150至30000米,能够跟踪飞行速度在2.57至411米/秒之间的空中目标,涵盖了从小型四轴无人机到巡航导弹和直升机的广泛目标类型。
FK-3000的成功并非偶然,它是在FK-1000和FK-2000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晶。早期的FK-1000因作战通道有限、机动防空能力不足以及稳定性欠佳而受到批评。随后的FK-2000则采用了低矮的8×8底盘、相控阵雷达和改进型光电设备,解决了FK-1000存在的一些问题,并将有效射程提升至25千米。
应对新威胁:
近年来,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各国军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无人机威胁。FK-3000的出现,正是中国积极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。
俄乌冲突以及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,都凸显了无人机和亚音速巡航导弹带来的潜在威胁。为了应对这些现实威胁,俄罗斯也推出了“铠甲”系列的新型近程防空系统,该系统能够同时装载48枚微型拦截弹,专门为静态目标提供反无人机能力。
对比与展望:
与美军现役的近程防空系统相比,FK-3000在载弹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尽管美国陆军正在装备“斯托特中士”近程防空系统和“持久盾牌”防空系统,但其载弹量相对有限,且“持久盾牌”并非机动防空系统。
据中国媒体报道,FK-3000的成本约为500万美元,相对于国外同类系统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。分析人士认为,FK-3000旨在防止敌方使用大量廉价无人机来压倒防空网络。其模块化设计确保了未来可以对传感器和拦截弹进行升级,与无人车辆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反映了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。
FK-3000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,标志着中国军队正在根据空中威胁的发展,进行深刻的变革。可以预见,FK-3000将在未来的地面防空作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贡献力量。
注意:本文为综合外国军事作者对中国新型近程防空系统的评论,仅为将其看法进行分享,并不代表本人证实和支持其观点,请大家理解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大丰收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