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我回村里陪我妈收玉米贵盈配资,顺道去看了眼小学同学老赵。老赵原先在广州做外卖骑手,去年突然拖家带口回了老家,把老宅推倒,新起了一栋两层小楼。
我当时挺纳闷:广州干得好好的,咋说回就回?结果他一句话把我噎住:“在城里拼十年,买不起一个厕所;存款拿回村里,能起一整套房。”
这话听着糙,可越想越真。后来我留神一打听,发现像老赵这样往回跑的人还真不少,光我们镇,去年就有三十多户新开工。
为啥大家突然掉头往农村扎?我觉得有下面5个原因,你看看对不对?
1、城里商品房太贵,实在买不起
老赵给我算过一笔账:广州黄埔一间80平的二手旧房,首付加税费得准备80万出头,还得背30年月供,每月七八千。
他两口子送外卖,行情好的时候俩人加起来月入一万五,扣掉房租、吃饭、孩子幼儿园,剩不下几个钱。一旦生病或淡季,立马断供。
回农村呢?自家宅基地不花钱,红砖水泥沙子就地买,人工找亲戚帮工,一栋两层200平的小楼,里外装修完,四十万打住。省下来的钱还能买辆小货车,跑跑短途运输,日子立刻松快。
很多人不是不想留在大城市,是真被房价劝退。与其一辈子给银行打工,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。
2、农村生活成本肉眼可见的低
说个最直观的:吃菜。城里一把小油菜超市卖三四块,农村自家菜地拔两颗,水一冲就能下锅。米面粮油也一样,村里有碾坊,稻谷换米贵盈配资,一斤加工费两毛。
孩子上学,镇中心小学不收学费,只交书本费和伙食费,一学期一千出头;老人头疼脑热,村卫生室拿点常用药,几块钱就解决。对比城里动辄挂号费几十块,差距一下就出来了。
有人担心农村网购不方便,其实现在快递都能送到村委会,倒也方便。算下来,一个月三口之家三千块就能过得滋润,在城里连房租都不够。
3、交通和网都不差,挣钱路子也多了
以前一提农村,就想到“山高路远信号差”。现在县县通高速,村村通硬化路,4G信号满格,5G也陆续覆盖。
老赵回农村后装了一千兆宽带,手机开直播卖自家蜂蜜,一天能发二三十单,一个月能挣七八千。村里还有人搞短视频,拍干农活、做农家菜,粉丝几十万,广告接到手软。
另外,县里工业园招叉车工、焊工,月薪五千包吃住,比在广州跑单还稳。真不想打工,就包几亩地种药材、种草莓,政府有补贴,收购商上门拉。
一句话:只要人不懒,农村也能挣到钱,而且挣得比城里轻松。
4、空气质量好,老人孩子真受益
我表婶有慢性支气管炎,在城里儿子家一到冬天就咳得睡不着,回老家半年,药都少吃一半。村里没有汽车尾气,夜里抬头能看见星星。
孩子放学在田埂上疯跑,眼睛都不近视,不像城里小孩一放学就玩手机,小小年纪就戴眼镜。
很多人说农村医疗条件差,其实小毛病村里能看,大毛病县里医院也不远,半小时车程。真要急症,120一样能到。空气好、压力小,身体就少生病,这笔账怎么算都值。
5、政策实打实往农村倾斜,还有补贴
这两年搞乡村振兴,危房改造、抗震加固、节能改造,都有钱补。村里修路、修广场、通天然气,全不用村民掏钱。老赵家门口修了个农旅度假区,一到节假日很多城里人来玩。
以前农村盖房最怕手续麻烦,现在很多镇里设了“一站式”服务,宅基地审批、规划许可、不动产登记,一个窗口全办完。
政策给信心,大家才敢把存款花在老家。要是村里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,谁还敢回?
说来说去,回农村盖房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算清了账、看清了路之后的理性选择。城里房价高、节奏快、开销大,农村成本低、环境好、政策暖,再加上网络时代挣钱不挑地点,天平自然倾斜。
当然,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回去:孩子要读好学校,老人要三甲医院,还得留城里。可对于像老赵这样,一没户口二没学区,留在城市只是“漂着”的人来说,回老家反而是一种“上岸”。
人这一辈子,图的不就是住得安心、吃嘛嘛香、家人在身边?如果农村能给你这些,回去又何妨。
大丰收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